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探索 > 自然探索 >

珍爱野生动植物,共绘生态新图景

导读:

  今年33日是第12

  今年3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主题为“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倡导全民共护生态家园,近日,区资规局、区自然资源学会联合大丰高级中学,组织职工及其子女前往大丰时空研学基地、野鹿荡景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自然探索、智慧化科技体验和亲子共学等形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保护种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注入青春力量。

  一、探秘研学基地,感受自然奥秘

  活动首站来到集自然教育、生态保护与科普展示为一体的大丰时空研学基地。在研学老师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和生态模型展厅,通过近距离观察各类标本,直观感受大丰地区生物多样性;通过观看《川东港美丽海湾》和《盐城申遗》宣传片,领略大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了解盐城黄海湿地申遗背后的故事。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提问并展开热烈讨论,在问答思辨中进一步理解生态保护重要意义。

  二、走进野鹿荡,聆听自然呼唤

  活动第二站,大家深入野鹿荡景区探寻野生麋鹿与众多珍稀鸟类栖息地,沿途目睹了成群野生麋鹿在湿地中自由漫步,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嬉戏打闹;在鸟类栖息区,多种珍稀鸟类或翱翔于天际,或栖息于枝头,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野生麋鹿的生态习性、保护历程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孩子们在亲近自然过程中领会到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

  大丰区拥有112公里海岸线和太平洋西岸最大湿地,湿地面积达386.55万亩,拥有列入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世界遗产名录的麋鹿保护区和珍禽保护区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共163万亩,是鹤类、雁鸭类、鸻鹬类等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

  近年来,大丰区积极探索野生动物保护新方式,建立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快速反应、联防共管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长效保护机制;打造既能为越冬候鸟提供食物补给,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生态+农业”鸟类友好型种养殖修复示范项目;投保《野生动物伤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破解野生动物致害生态补偿工作资金少难题,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和水平不断提升,野生动物在资源数量和栖息地保护质量上呈现出稳中向好的上升趋势。2024年,保护区新生麋鹿800多头,麋鹿种群总数已增长至8216头,其中野生麋鹿种群数量达3553头,占世界麋鹿种群总数的近70%,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截至目前,在大丰境内监测到的野生动物包含鸟类285种、兽类24种、两栖爬行类22种、昆虫233种、植物322种,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4种。

  未来,区资规局及自然资源学会将继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综合治理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丰生态文明持续贡献力量。

   

珍爱野生动植物,共绘生态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