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互联网 >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导读:

2025 年新春,陕西球迷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在云巅和深渊之间反复起伏。

来自中国足协的一纸通告

2025 年新春,陕西球迷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在云巅和深渊之间反复起伏。

来自中国足协的一纸通告,广州队、沧州雄狮、湖南湘涛未能获得新赛季职业联赛准入资格,让陕西的两支中乙球队 " 起死回生 ":陕西联合以中乙第四的身份递补晋级中甲,原本名列倒数第二、将要降入中冠的西安崇德荣海则得以保住了中乙的名额。

然而陕西球迷载歌载舞弹冠相庆没多久,2 月 19 日,中国足协再次发布通知:西安崇德荣海足球俱乐部注册地从西安市足协变更为山西省足协,新赛季将以 " 山西省足球俱乐部 " 之名参加中乙。同日,崇德荣海官方公众号发表了公开信,证实了将 " 东渡太原 " 的消息,并对长期支持队伍的球迷表示了感谢。黄河彼岸,山西人的朋友圈也开始被各种 " 山西足球重回职业联赛 " 的大标题淹没 ......" 陕西职业球队数量 -1" 已成既定事实。

和前辈陕西长安竞技的命运一样,崇德荣海也终于没能熬过 " 七年之痒 "。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中国足协通知西安崇德荣海转入山西

(图:中国足协官网)

无奈而又略带讽刺的是:就在一周前,陕西文旅才刚刚接手沣东新城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实现强强联合,雄心勃勃要打造 " 体育 + 生态圈 "。然而这座 " 西北地区惟一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馆 ",却始终等不来它的主人。

01

认识崇德荣海俱乐部创始人杨小龙的人都说:他是一个 " 理想主义者 "。

2018 年 3 月,杨小龙正式踏入足坛,组建起了一支名为 " 西安大兴崇德 " 的足球俱乐部,期间从找场地到签球员、从搭建团队到招募球迷,台前台后所有工作几乎全是他一手促成的。" 扎根西安,重振陕西足球 ",这是他近七年间曾始终坚持的梦想。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西安崇德荣海俱乐部徽标(图:网络)

七年的时间,杨小龙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超现实的魔幻主义大片:大兴崇德成立不过几个月,就因为 2018 年中冠排名前 15 名的球队或解散、或主动放弃中乙资格,而以 " 中冠第 16 名 " 这个搞笑的头衔替补升入中乙;2022 年,球队因资金和管理上的严重问题被迫解散,杨小龙又以大兴崇德预备队为班底组建了新的崇德荣海俱乐部,并在 2024 年因济南兴洲的退出再一次递补获得中乙名额,但因为无力负担在西安作赛的高额费用,被迫北上延安;2024 年中乙仅获第 19 名,却又再一次因中国足坛的 " 解散潮 " 而 " 续命 "...... 起起落落的悲喜剧反复上演,你很难说清杨小龙的运气究竟是好是坏。

或许应该说,崇德荣海故事的总基调仍然是弥漫着不幸的色彩的。最大的不幸就体现在成立多年间,杨小龙可以说是倾尽家财、呕心沥血,但他打造的这支土生土长的陕西球队却始终没有获得多数陕西球迷发自内心的认同,也没能在西安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告别宣言中一句 " 俱乐部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个人投入,从球员餐食到场地租金 " 让人唏嘘感叹。

陕西的爹不疼妈不爱,更进一步反衬出了山西方面的诚意满满。据报道:山西为迎接崇德荣海的 " 下嫁 ",不仅保证会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更有企业许诺的每年 3000 万真金白银的赞助。

只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而已,这样的要求,谁又能指责呢?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 2024 年 3 月 30 日

西安崇德荣海与陕西联合在中乙上演 " 西安德比 "

(图:网络)

从 1997 年陕西国力冲上甲 B 开始,无论联赛级别如何,西安在近三十年间始终保持着 " 超白金球市 " 的称号。然而在接连不断的得到和失去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大家猛然意识到:无论理想还是情怀,都无法当饭吃。中国足球版图的焦点在大连、北京、济南、上海、广州之间轮回," 超白金球市 " 却甚至连养活两支低级别联赛的球队都做不到。

崇德荣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同时,还有忠心耿耿的球迷在南门城墙根下的酒吧中策划着组织一支 300 人的 " 陕西助威团 " 去太原继续为他们呐喊。这就是老秦人烙在骨子里的信仰,他们对于任何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印记的人或事都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

" 巅峰迎来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虔诚的信徒 ",只是陕西球迷奉献了无数的虔诚,却始终被困在无尽的黄昏中,不知何时能得到巅峰的回馈。

02

2 月 18 日,媒体报道男篮运动员郭艾伦在训练中 " 面部意外受伤 "," 伤情较重,现已住院缝针 "。

对于吃身体对抗这碗饭的运动员,受伤不算稀罕事。但郭艾伦这次受伤还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他是被队友一个非常规的动作直接用手指插进了眼睛,当场血流不止,后被确诊为 " 结膜破裂 "。据朋友透露:郭艾伦近几天情绪一度非常悲观,甚至多次表示 " 以后可能再打不了篮球了 "、" 要是这眼睛真瞎了,我也不想活了 "。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眼睛受伤的郭艾伦(图:网络)

目前,郭艾伦已经接受了紧急手术,缝了 40 多针,据医生表示手术很成功," 视力会逐渐恢复,不会失明 "。但无论如何,这次受伤对于郭艾伦的职业生涯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打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伤愈后还能不能重返赛场?伤情会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就在郭艾伦受伤前几天,足坛也发生了一起悲剧:2 月 11 日,19 岁的小球员郭嘉璇在随北京全运队拉练时头部受重伤,送医后诊断为 " 脑死亡 "。虽然目前郭嘉璇理论上还活着,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标准,脑死亡就等同于死亡,代表所有维持生命的机能已经全部丧失,什么时候确定死亡只取决于什么时候放弃抢救。

郭嘉璇是北京国安青年队的明星球员,之前已经得到了拜仁慕尼黑这样的欧洲豪门俱乐部的试训邀请,这棵同年龄段最优秀的苗子就这样夭折了。

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比赛时突然晕厥去世的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睡梦中突发疾病猝死的游泳运动员庆文怡、训练中摔伤颈椎导致高位截瘫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 很多人只看到体育明星们在赛场和领奖台上的风光,却看不到从事体育的风险之高,可能只是一个几厘米的失误,就能直接葬送一个运动员几年、十几年的努力,甚至毁掉他的整个人生。

【今西安】理想主义者之殇

▲郭嘉璇被送往医院(图:网络)

而此类事件,也必须得到重视,不应该被几句 " 遗憾 "、" 惋惜 " 之类的假大空套话轻轻带过。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如何避免悲剧的反复重演?如何在生命安全方面给予运动员们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