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市民拍到广州塔遭雷击的图片让防雷安全引发关注,昨日下午广州塔专门举办新闻发布会详解其防雷设计。广州塔防雷系统设计师表示,由于超高层建筑本身就容易遭受雷击,广州塔的顶腰底共设置了三重防雷保护,部分设备防雷级别堪比军火仓库。
广州塔顶腰底均有防雷设计
据广州塔防雷系统设计师、广州市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林佩仰介绍,在广州塔建筑设计阶段就格外关注防雷保护,专门制定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并请防雷专家专门制定了一整套防雷保护体系。
由于广州塔塔身较高且顶部带有天线桅杆,从云层直接打到天线桅杆的直击雷是防雷首要考虑的对象,对此设计师在天线桅杆上专门安置了防雷接闪装置,并在塔身顶部设计了避雷网格,由它和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的接地网格共同组成雷电的传导线路。一旦发生直击雷电,云层传来的电流可以顺着天线桅杆传导到避雷网格,再沿着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的接地网格传到地下,不对塔身造成伤害。
除了塔顶可能遭遇直击雷,广州塔的侧面可能被侧击雷击中,对此塔身的各楼层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玻璃幕墙等都直接跟塔身的防雷装置联结,且联结点不少于两处,确保侧击雷带来的电流也可以顺着防雷装置被引到地面。
在保护好塔身不被雷电直接击中之外,雷电所带来的电磁脉冲对塔内电子设备也会带来干扰,使塔内的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失灵,对此塔内的各电子设备也分别采取了接地、屏蔽、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
“广州塔的防雷设计超过了现有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部分设备的防雷能力甚至达到了军火仓库的程度”,林佩仰说。
未来将开发防雷预警系统
在发布会上,参与广州塔防雷设计的省气象局副巡视员杨少杰也表示,市民在网上说所的广州塔遭雷击其实不准确,应该叫“接闪”(即接通闪电),接闪是建筑物主动将靠近它的云层所带的电流传导出去。
“雷电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任何建筑都有可能接闪,只是建筑物越高就越容易,特别是在广州雷雨天气比较多的4—9月份,广州塔就更容易接闪,这是正常现象。广州塔从去年建成到现在已经遭到多次接闪,塔本身和塔内的设备一切运作正常,说明防雷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
杨少杰还表示,目前正在研发对广州塔的防雷预警系统,一旦成功,可以追踪靠近广州塔的云层中电压的数据,对发生雷击的可能性有个预判,如此便可以将现有防雷能力再度提高。
对于现场媒体提出未来塔顶的摩天轮开放后,一旦遇到雷电是否会关闭的问题,广州塔负责人也表示,按照防雷要求确实需要将游客转移到室内,同时将摩天轮关闭。不过这位负责人也强调,不论户外雷雨多么猛烈,广州塔内部是绝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