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与关爱并举 南山护航高校学子返校复课
导读:
疫情发生以来,南山区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周密部署、科学统筹,从深圳湾口岸的严控输入,健康观察酒店的温馨细致服务,到深圳大学城在防疫中圆满复课,南山区都做足准备,全力应对。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充分肯定了南山区的各项防疫工作成果,也见证了南山区“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
高校复课是深圳市南山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为打赢疫情防疫战,确保春季学期师生顺利返校,南山区各单位自2月开始就与高校密切联系,科学谋划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有力度更有温度的联防联控工作。
深圳大学城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聚集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三所高校。此外,周边还坐落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及深圳大学丽湖校区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近日,深圳各大主流媒体前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学校,深入了解三所高校近期复课状况与防疫服务措施。
当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迎来第三批复课返校学生,记者发现一大早就有学生拎着行李从东门有序进校,在引导标识与门岗队员的贴心指引下,保持安全距离排队等待。校门口设置体温监测与身份核验,学生需要出示返校编号、健康码与行程轨迹后方可进校,每位同学进校后可以领取学院精心准备的健康防疫包,包含电子体温计、洗手液、手消毒液、含氯消毒片、饭盒及能量包等贴心用品。在入校过程中如有体温异常者,将被引导至校门口留观室,由医护人员再次测量体温;若体温依旧异常,则第一时间送至定点医院。
扎实做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
随着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深圳大学城各高校陆续启动学生分批次分层次返校工作,昔日沉寂空旷的大学城慢慢恢复生气。按照广东省教育厅有关通知,5月11日后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可安排毕业班学生返校。5月18日后,大专院校其他年级可根据生源特点、疫情防控情况、防控物资准备情况,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已顺利完成四批学生返校工作,在校学生共有1000余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陆续完成了两批学生返校工作,共计2000余名学生到校。另外,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也顺利完成了三批学生的返校工作,返校人数共1200余人。
从细节中见真情,从微小处见真章。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学生返校前做好行前教育,采用线上会议开展健康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出行前能够充分吸收疫情防控知识。返校后,高校还组织了“疫情防控”座谈会,为学生解疑排忧。除了返校学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春节期间留校的中国籍学生与外籍学生。自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他们便一直留在校内。高校对这些学生做了非常周密贴心的安排: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三批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纸巾等,还建立了线上文档,学生无需出门采购,只需要在网上填写需求清单,学校便第一时间为其实现无接触式采购服务。
深圳大学城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荔园6号宿舍楼作为三校的“健康驿站”,派遣专业医疗团队入驻,指引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校的学子入住“健康驿站”,进行为期14天的健康观察。“健康驿站”配备测温+人脸识别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在生活服务上,“健康驿站”工作人员悉心照顾每一位入住学生,有求必应。来自武汉刚搬离“健康驿站”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7级博士生付康分享了自己健康观察期间的生活,他表示住宿环境不仅干净整洁,学校还提供了含有45件用品的“健康防疫包”,包含防疫物品,生活物资等,特别是香薰、蒸汽眼罩与魔方,让学生能够在健康观察期间有放松的娱乐生活,他还笑言:“伙食很丰盛,每天不重样,吃的两两素一汤,我在整个健康观察期间都长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