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充分利用汇丰银行的全球客户资源与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大力推动海南离岸贸易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海南公共基础服务项目建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接踵而至的还有安永、韩亚等国内外金融机构。安永华南区金融服务部主管合伙人张秉贤在琼考察洽谈时称,“希望与海南省金融监管局加强合作,利用国际视野、全球网络协助海南落地金融业态、推动离岸新型国际贸易取得更大突破和创新。”
环岛的大海此刻虽是风平浪静的季节,却更显资本市场的潮流涌动。
从金融而始的自贸港建设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如何推进,一直是国际国内社会共议的话题。
欲成其事,先利其器。2019年3月,《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设立和运行规定》经七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定》对这一新设机构,显然有着很高的期待,就是希望这一机构能承接招商引资和国际商务服务工作。
至于如何建设自贸港,很快就迎来了悬念揭底、靴子落地的时刻。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重大举措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有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总体方案》的发布,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作为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方案》在制度设计上对金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等,将为金融创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要求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实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要求加快发展资金结算中心,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平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活,则全岛活;金融成,则自贸区也就成了。《方案》也因此受到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事关改革快慢,不能掉以轻心。海南对金融改革开放的迫切需求,是因其金融现状及未来需求所决定的。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海南全省仅有南洋商业银行1家外资银行机构,其他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外资券商、外资保险机构、外资产业投资基金基本是空白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FT账户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然而从2019年1月1日全省上线以来,使用并不活跃;外资吸引能力弱,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小。2018年海南全省直投流入15.7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1.2%……
然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高效的通达全球的金融服务是最为基础的配置;从整体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看,也需要金融服务有质的提升。金融开放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个正向促进的作用,只有金融开放,才能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金融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自贸港的活跃。
故此,海南极其需要外资金融的阔步入场,以加速账户体系建设以及造离岸金融中心,实现海南金融业双向开放、高层次开放发展。所以,就有了海南与外资金融的频频握手。
与自贸港共舞的外资金融
虽然启动自贸港建设时日未久,但仍是水暖鸭先知。自贸港政策红利,疫情亦是挡不住资本的热情。
据海南日报报道称,今年1-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110家,同比增长0.92%,实际使用外资约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33%。尤其是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大幅增长,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59.26%,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52.11%。
自然,成绩的取得,在于海南不断完善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与扩大准入开放政策。
亦有消息称,海南今年还将着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探索实施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离岸贸易税收制度,发展离岸贸易。
然而外资进入海南,需要桥梁。且海南这里的企业要渡海过洋的,仍离不开通道。随着外资的涌入,能够最无缝对接这些外资企业需求的,相对来说,仍是这些网点遍布全球的外资银行,其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而海南企业的出海,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因其背后通达的全球网络,显然仍是出海企业可以倚重的通道。
从这一点来看,自贸港是外资金融的新大陆新机遇。所以,我们看到,2020年4月20日,南洋商业银行重回南洋大厦;除了汇丰,韩亚、日本新生银行以及更多的金融机构纷纷踏浪过海寻求合作,洽谈落地发展。众多外资金融见证改革开放,助力海南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
不过,资金的自由流通,只是自贸港最基本的配置。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推动海南金融的改革开放,则着力打造国际离岸人民币中心,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放在国际竞争的场域下来看待自贸港的建设,意义极为重大,事关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问题。
以眼下来看,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所要应对的是跨大西洋自由贸易条约(TTIP)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所带来的压力。
以长远来看,要人民币加快国际化,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金融之间的差距,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资源及环境,以及中国资本走出去,都必然会要求我们打造离岸金融中心。
或许,换个思路来看,只有双方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彼此双赢。外资金融要在深耕海南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海南亦需要外资金融的全力参与,成就海南自贸港的诸多制度安排与国家大计。
渡过风浪即是风景
海南本地报刊曾对海南有一番深刻的剖析,认为海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主体少、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缺乏,要补齐这一短板,招商引资是关键。
这也意味着海南自贸港前景虽是无限,但起步最为艰难。海南有其积弱的一面。从现实的经济数据来看,海南三大产业结构不是非常合理,支柱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而工业所占比例较小。如果没有更好的策略解决这种产业错配问题,必会在一定程度限制外资银行的成长空间。这当然属于海南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而由此带来经济发展软硬件的不完善,也必会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过低的天花板。
外资会在多大程度上进入海南,取决于其对自贸港经济前景是否看好,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外资运营,海南是否做好了软性制度准备及硬性的营商环境建设。
要做好这一准备,殊非易事。从法理上,我们应坚持“非禁即入”,进一步健全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正面和负面清单;简化审批流程,不断提升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好的竞争环境;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加注重引进外资,不断扩大外贸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引进自贸港所需的国际人才;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