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导读:

  道德模范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方向。上周,在各界广泛推荐、层层遴选审核后,10

  道德模范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方向。上周,在各界广泛推荐、层层遴选审核后,10位道德模范和8位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登上了第六届“金华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的领奖台。其中,婺城区竹马乡青梅里“红石榴爱心家园”社工刘云妹获评第六届“金华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称号,婺城区税务局干部许维新、中铁上海局杭州工务段金华线路车间主任徐卫兵获第六届“金华市道德模范”提名奖。接下来,请跟随记者一起,走进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这些故事所带来的感动……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这些孩子同样有自己宝贵的价值”——刘云妹

  沿着西宅村盘溪边行走,便能看到一幢拥有独立小院的三层楼房。房子看起来很普通,但里面总有欢声笑语传出。房子不是那么豪华,但却是里头20多位特别的“孩子”栖息心灵的港湾,放纵梦想的城堡。这里就是婺城区首家民办残疾人托管机构——红石榴爱心家园。

  红石榴爱心家园是婺城区首家民办残疾人托管机构,于2017年9月20日正式开园,主要接收16至59周岁智力、精神残疾人员,以来料加工、辅导教学等方式,帮助智力、精神残疾人员建立基本社交能力、丰富其精神生活。

  来自婺城区竹马乡青梅里村的村民刘云妹正是爱心家园的创建者,是这里的“主心骨”。她的儿子昊昊在五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唐氏综合征,秉持让“唐宝宝”昊昊可以适应社会,过上更正常生活的初衷,刘云妹走上了公益之路。两年前,她放弃了收入稳定的幼教工作,克服家人的不理解、资金短缺等问题,自筹15万元创办了红石榴爱心家园。她租来一幢总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室内活动场所150平方米左右,有独立小院的房子,又设置了独立厨房、阅览室、公共活动室等区域,配备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设备设施,并自己动手,通过剪纸、绘画,把爱心家园装饰的更加温馨,充满童趣。

  在红石榴爱心家园,入园的残疾人不但免费托管,还有免费午餐。刘云妹把关厨房,菜都是早上临时在菜市场购买的,有时候也让大家“点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截至目前,机构接收了智力、精神残疾人员20余名。在刘云妹的一次次耐心教导和悉心照顾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自我照顾。他们的蜕变让父母们欣喜万分,20余户家庭在刘云妹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此外,红石榴爱心家园还按照学校作息时间管理,让智力残疾人士动手来料加工、参与娱乐生活,延续他们的基础教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真正做到自强自立。在大教室的展示区,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大家的劳动成果。精美的点钻画、可爱精致的木刻画,一件件手工艺品让人为之惊叹。

  大家在红石榴学到的一些技能,让家长们欣喜不已,纷纷为爱心家园点赞。叶女士是爱心家园里一名残障孩子的家长,她的孩子二十多岁,自理能力特别差,每天都需要有一人寸步不离的照顾。“爱心家园对我们家庭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要不然照顾这个孩子我们一点业余生活都没有。”叶女士动情地说道,“有了这个爱心家园,白天我可以正常去上班了,孩子在那里也不会孤独。现在,孩子的性格也开朗了,脾气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刘云妹告诉记者,自己热爱公益事业,红石榴爱心家园的孩子们也非常需要她。“所以,不管前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会坚持下去,我要让这些孩子们知道他们同样有自己宝贵的价值,能逐步融入社会,也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

  刘云妹曾获评2019年6月“金华好人”、2019年度婺城区第一季度“闪光婺星”。

  “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

  ——徐卫兵

  今年53岁的徐卫兵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金华线路车间主任,在铁道线已整整坚守了34年。三十多年来,徐卫兵心系铁道线上,敬业奉献,执着坚守,他创新实干的魄力,深得职工和同行敬佩。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1985年,徐卫兵进入原金华工务段,成为了一名养路工。徐卫兵告诉记者,那时,铁路的运输量没有现在这么大,施工技术和设备也比不上现在的科技化,养路工序都得靠人工完成。每天清晨4时许,他就要来到铁路上,趁着蒙蒙亮的天色开始干活,夏天要对抗酷热的高温,冬天要冒着严寒扫雪。就这样,徐卫兵从一名出色的养路工一路成长为班长、工长,并于2004年担任车间主任。

  每天一睁开眼,不知道有多少事情摆在徐卫兵面前,铁路沿线安全、线路大中修施工质量把关、铁路外单位营业线施工质量进度、铁路防洪防胀等季节性工作布置、铁路生产组织改革的有序推进对职工思想稳定的影响……有时候他会开玩笑说,“如果能分身,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儿用。”

  “有他在,我们都很放心。”据徐卫兵的同事介绍,徐卫兵把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给了铁路这个“大家”,只能亏欠了自己的“小家”。从业以来,他已记不清在铁路上过了多少个春节,妻儿也常常到单位陪他值班。在耳濡目染下,儿子徐贤通从小就对铁路有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心里,父亲的形象如钢轨般执着坚定、如列车般高大。

  34年来,徐卫兵始终心系铁道线,他敬业奉献的精神、执着坚守的努力、创新实干的魄力,深得职工与同行敬佩。在他心里,安全不仅仅局限在铁路上,车间派车、出车的道路交通安全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对沿线道路交通危险地段进行现场排查,录入车间隐患问题库,根据现场实际制定细化措施,对车间驾驶员进行面对面培训教育,从而提高职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车间150多人,个个都信服他,不仅是业务,还有为人。”据介绍,徐卫兵一人就带出了2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对新进铁路的青年职工,他都视为自己的孩子,细细叮嘱安全要点,督促大家加强自我保护。对此,徐卫兵淡淡一笑说,铁路运输安全事关重大,他的手机24小时待命,一有突发状况,他要第一时间协调,确保应急值守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每一次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的考验,铁路人都用实干迎接,坚守一线确保设备安全、运输畅通。

  从业至今,徐卫兵多次被评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安全标兵”、“十佳安全标兵”。面对荣誉,他只是淡淡表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这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

  徐卫兵曾在2018年4月获“金华好人”称号、5月获“浙江好人”称号,6月入选“中国好人”提名。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许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