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白岩松谈操场埋尸案 央视评杜少平死刑判决(2)

导读:

白岩松谈操场埋尸案 央视评杜少平死刑判决

(庭审现场)

两名杀害自己的罪犯,一个死刑立即执行,一个死缓,这是沉冤地下十六年的邓世平老师得到的正义。不想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之类的话——如果可能,正义应该尽早到来。

就本案而言,由于“保护伞”的违法庇护,犯罪事实多年不为人知,实现正义无从谈起。而随着打黑除恶工作的深入,本案进入司法视野后,办案机关的办案效率令人称道。单就一审判决而言,如此重大案件能当庭宣判,殊为不易。其中固然有本案犯罪事实清晰、争议很少的原因,但如果司法机关不提前做足功课,恐仍难做到。和开庭后定期宣判相比,当庭宣判让正义更早到来。

不要小看“提前”的这几天,对被害人亲属和公众来说,早几天晚几天,感受是不一样的。邓世平被杀害十六年多了,而杀害他的凶手仍逍遥法外,这是一种不公。这种不公不可能消除,但拖得时间越长,与公众对正义的认知也就越远。网络上,每有恶性犯罪罪犯仍未伏法的信息,“被害人都死好几年了,他怎么还活着”都会成为很多人的追问。

“人命关天”,对死刑案件格外慎重是对的,但慎重不意味着可以久拖不决。对于恶性案件,尤其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在充分保障被告人权益的前提下,适当提速,让正义更早到来是必要的。令人高兴的是,在本案以及孙小果案等案件办理中,我们看到了正义提速的信息。(特约评论员丨李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