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学全员返校 小学迎来第一批返校生 首堂体育课先锻炼眼睛
6月1日,本市中小学迎来第三批次“返校”学生,此次返校后,中学全员复课,小学迎来首批返校生。各校均积极准备,确保防疫安全,欢迎同学们回“家”。
第一课感悟抗疫精神
疫情,成为很多学校“返校第一课”的必备内容。
崇文小学“返校第一课”围绕“防控疫情科普课”“立德树人思政课”“人生起航励志课”等内容,引导学生们正确面对疫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与祖国共奋进、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该校老师说,一场疫情让学生们面临一堂人生大课。这个课堂中有国事、家事、天下事,有你、有我、有大家,还有互帮互助,救死扶伤的人间真情。希望学生们在思考中成长、感悟,以获得更多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也被请进校园。和平里第四小学邀请了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六年级3班学生常宁皓的爸爸走进校园,为同学们讲述抗疫故事。该校还在线上举办了“童心抗‘疫’敬英雄 感恩陪伴促成长”书画艺术节,师生作画,致敬英雄。
体育课都变了样
回到久别的校园,处处透着新鲜,就连体育课,都变了样。
“居家了好久,第一节体育课我们先练练眼神儿。”丰台一小的操场上,六年级的学生们一臂间隔站好后,摘掉口罩,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锻炼眼睛。
“高举左手,眼睛盯住食指指尖,手指慢慢画圆、画方,眼珠要跟着转起来。”体育老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学生们跟着做,不时还对着小伙伴做个鬼脸儿。操场的另一片区域,还有一个班的同学们双手叉腰,时而望天,时而低头,放松颈椎。
不仅仅是丰台一小,返校复课后,体育课是必修课,很多学校都通过增加课时,丰富内容,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引导学生动起来,恢复体能,放松心情。
上课铃“定向”打
跨过彩虹门,登上“梦想号”列车,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学生们回到校园后,发现上课铃和以前不一样了。该校教师说,十一学校一分校是9年一贯制校,返校复课后,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尽量使用相对独立的空间,上下操的时间也已经按年级错峰。该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铃声和广播定点推送。“既能提醒该下课的班级,也不会影响到别的班级。”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走班选课,是十一学校的特点。但这种教学方式,会引起人员交叉。此次返校,十一学校一分校适当调低了走班选课的密度,尽量让学生不动,资源“走路”。该校相关负责人解释,老师会利用线上视频等方式教学,帮助学生线上“走班”。
返校复课后,学生的课表也发生了变化。十一学校一分校老师说,一些德育课程和适合独立完成的调查研究类课程,已在居家学习阶段完成了。六年级学生会增加小中衔接的体验。
6月1日返校,涉及全市千余所学校的约40万学生。按照计划,6月8日,小学四、五年级返校,随后,小学一、二、三年级返校。(刘冕 牛伟坤)